10月21—25日,机械62级三个班部分同学,在厦门举行了自毕业48年后首次聚会。参加聚会的共有36人,另有6人虽已报名由于家中临时有了急事遗憾错过了机会。这次聚会已经不仅仅是同学聚会了,而是19个家庭的见面会了。这对于年逾古稀的人来说,具有特殊的意义。
与会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地北天南。有人带着未愈的病体,有人在台风刚过尚未整理家园,有人把家中重要事务推迟,有人全家旅游在边远外地,他们一心准时来到厦门。因为这是他们期盼已久的盛会。
这次聚会为什么会选择在厦门呢?这是由于住在厦门的3位同学——黄国雄、徐雪珠、柯孙发,主动盛情邀请所致。又为什么在毕业48年后才有此举动呢?毕业后大家天各一方,又是带着无限的迷茫与惆怅走上了陌生的人生旅途,哪里顾得上同学之间的联系呢。若干年之后毕业分配的工作之地,都在社会动态的筛选中,已悄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所以彼此之间也便失去了联系。随着退休年龄的到来,负担骤然减轻,而同学情谊却越来越浓,想要联系的欲望便越来越膨胀。在建立了微信群的基础上,联系的人越来越多了。这时见面的欲望更加强烈起来。所以在厦门同学的一声号召下,便促成了此事。顾不得山重水复,顾不得年老体衰,顾不得孙男弟女的拖累;想着48年的情谊,想着古稀之年往后的机会,真是不能再等待了……
厦门的3位同学,还有上海的林支文主动请缨,成立了4人筹备小组。他们从2015年末就开始准备。联系更多的同学,制定聚会的行程安排,住宿酒店、餐厅、旅游景点踩点,等等。
10月21日,这一天终于到了。参加聚会的同学和家属,陆续到达颐锦大酒店。同学们,渴望了许久的会面,就在眼前:把臂、握手,四目相对,许久许久;岁月雕刻了许多皱纹,风霜染白了稀疏的头发,变了,变得太多;然而不管变了多少,仍能透过沧桑,一眼认出半个世纪前风华正茂的面庞。啊,述不尽的别情,拉不完的思念,道不尽的感慨,说不清的岁月,这些都被喜悦所掩埋!住宿酒店的大堂里欢腾了,一群近乎疯狂的老人,使原本静悄悄的酒店变得狂躁不安起来。
有人若问,他们的这种热情来之于何?大家想的是一个答案:矿院基因、矿院情怀铸就了深深的同学情谊!这是岁月不能平,艰苦不可泯,风霜无法蚀,重担不得消的同学情谊!她就像经霜的枫叶那样,越染越深越染越浓。
在21日由筹备组准备的丰盛欢迎晚宴上,和之后两天观光路上,同学和家属们都已熟识热络起来,不分彼此地聊啊、笑啊,三三两两合影留念,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,年龄稍小的照顾年龄大的,你搀我扶,说说笑笑,真是亲如一家人呐。仔细听听,他(她)们都在聊些什么?半个世纪以来,国家由贫穷落后变得繁荣富强了,北京矿院变成中国矿业大学了,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家庭也发展壮大了,儿辈们有成孙辈们有望了;退休多年重担卸了,身心自由了,半个世纪苦了自己的债,该有所补偿了,同学聚会,外出旅游,也该为自己的晚年来点“补药”了;珍惜生活、珍惜身体、珍惜健康、珍惜同学友情,珍惜每一次聚会的机缘……
越是快乐的时光流逝得也越快,喜悦的笑容才刚刚绽放,离别的时间却悄悄地收走了大家的笑容。24日告别晚宴,古人云:“无为在歧路,儿女共沾巾”。大家用表演节目,用歌声、用欢笑代替了离别的痛苦,用欢乐和掌声来期许下一次的团圆。48年前,我们曾有过无数次的联欢,48年后的今天我们再续前缘,再谱新篇。

(丁礼明 记)